查看地图
武汉理工大学积极发挥暑期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建立了“项目化、基地化、课程化、协同化、规范化”的实践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依托项目实施。采取校、院分层立项方式,近三年共设立暑期社会时间项目521项,其中校级项目140项、院级项目381项,共资助经费124万余元。依托这些项目,培育了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种子,孵化了一批大学生创业企业。
二、搭建基地平台。积极搭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先后建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28个跨学院、跨学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成6000平方米的创业园,目前在驻大学生创业企业80家,创业人数1000余人。
三、构建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社会调查与实践、团队建设与团队精神、创新创业管理学、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等20余门课程。通过加强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提高暑期实践育人水平。
四、促进协同运行。成立暑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学校党委每年部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明确活动主题、总体思路、重点团队和活动要求,各部门协同配合,确保有序推进。
五、健全规章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项目策划、培训辅导、过程管理、成果分享、评价奖励等规章制度,加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考核和评价。
注:本文来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体制改革简报》[2015]第119期(总第415期)